医院动态
从89岁开始,他给杭州日报投稿11年,写了近十封十几页的长信
杭州日报记者昨天赴宴为老人祝寿
祝老人福寿安康,感谢他的勤思,感谢他用笔为社会奉献微弱却感人的力量
他就是我院蔡建华老院长的百岁父亲。
中午11点不到,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就已经把一个大宴会厅坐满了。慈祥和蔼的蔡老坐在窗边,阳光洒在他的红色唐装上。他精神矍铄,面色红润,不断伸出手来和前来打招呼的朋友握手。因为听力不太好,子女拿了纸笔写下朋友说的话,蔡老看完,马上回应,声音响亮,思维清晰。
记者上前跟蔡老打招呼,当得知眼前这位女士就是跟他通了十年信的杭报编辑,蔡老眼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。“谢谢你啊!要谢谢你!”蔡老握着胡老师的手一个劲地道谢:“你以前是记者,现在还会当编辑!”
蔡老记性太好了,之前因为她做过教育线记者,后来做了编辑,当时给蔡老回信的时候提到过,他都还记得!
89岁写了第一封信,从此与杭报结缘
记者回忆说,那是2001年教师节前,她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,里面是一篇用圆珠笔写的、满满五六页纸的稿子,谈的是尊师重教。老先生还介绍自己是一名退休教师,是杭报的忠实读者,最关注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报道,教师节有感而发,给我们投稿。文章末尾署名“八九老人、退休教师蔡持志。”
“89岁了,还能写这么长的文章,真是不容易!”记者说,当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,立即给老人回信,虽然他的文章思想鲜明,但立意不够新,不太合适在报纸上发表,仍旧谢谢他关注我们的报道。没想到,老先生很快又回信了,说收到我的信非常高兴,很受鼓励,云云。“老人客气的话让我汗颜,没想到我简单写的几句话能让老人如此高兴。”
之后,蔡老便陆续给杭报寄来稿件和信,谈教育的各种话题,比如素质教育、大学扩招等,他的署名也从“八九老人”慢慢变成“九零老人”、“九一老人”、“九二老人”……直到最近几年,老人按自己意愿从家里搬去了市福利中心,他还寄来一封信告诉记者地址变动,他在信上说,他非常喜欢这个新家,还写了首诗夸福利中心好。
寿宴开始了,老人四世同堂,亲友们纷纷上台与他合影留念。蔡老对自己培育的孩子们格外骄傲,在一封信中,他曾风趣地提到:“据说美国每四人中有三个是大学毕业生,而我家超过了美国,能为祖国争光,值得骄傲和光荣。”
九十岁后写了三本回忆录天天读报关心国家大事
在众人的诚挚致辞后,蔡老拿着话筒高亢地说,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寿宴!并吹灭了百岁生日蜡烛。
我翻阅着老人2009年写的自传,那是他的第三本回忆录,第一本介绍了旧社会的生活;第二本写解放后的生活,第三本,又是厚厚一册,讲人生观、谈教育改革和反腐倡廉……书名《孺牛春秋》。
老人的子女说,这些文字都是老人在九十多岁高龄伏案而写,至今,他还坚持天天读报,关心社会大事,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老人获得晚辈们由衷的尊敬和爱戴。老人的一位儿媳笑着告诉我说,蔡老还常常叫我学他写文章投稿给杭报呢!
风雨百年。一个人能活到百岁已是稀罕,更何况是思考到百岁、写到百岁呢?正如蔡老的长子蔡建民在祝词上说的那样:父亲的百年,是刚强的百年,奋斗的百年,成功的百年,也是知恩图报、忠于教育事业的百年。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!
我们在这里也祝老人福寿安康,幸福到永远。
(杭州日报)